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5386件专利文献

【发明专利】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旋毛虫肠道期丝氨酸蛋白酶单克隆抗体与应用

申请号:CN202010071584.7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1187754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吉林大学 发明人:刘明远;刘晓雷;刘琰;杨勇
代理人:邓宇 分类号:A61P33/10,C07K16/40,C07K7/06,C07K7/08
机构代理: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显示摘要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应用,属于旋毛虫(T.spiralis)防治的技术领域。针对如何对旋毛虫病进行特异性诊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17,经试验证明由该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Ts‑ZH68‑2A4‑Ab可以与旋毛虫感染阳性猪血清竞争结合Ts‑ZH68抗原,识别肽是222GVDRSATCQGDSGGP236。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该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Ts‑ZH68蛋白B细胞表位多肽可用于制备成诊断或预防旋毛虫感染的试剂或疫苗,为旋毛虫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对称构象免疫原的艾滋病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410734809.7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5709219B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复旦大学 发明人:姜世勃;孙志武;王茜;陆路
代理人:吴桂琴 分类号:A61K39/39,A61P31/18
机构代理: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显示摘要
本发明属于疫苗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对称构象免疫原的艾滋病疫苗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HIV‑1跨膜蛋白gp41的近膜区MPE保守表位的免疫原特征,通过蛋白结构模拟技术设计含有长序列的新型对称构象免疫原;实验结果显示在该免疫原中MPER表位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与识别该表位的人源广谱中和抗体10E8的结合能力显著高于未设计的MPER免疫原,其免疫动物后所产生的血清及抗体可更强结合HIV‑1包膜蛋白Env的天然构象,免疫产生的抗体在细胞模型上可高效抑制HIV‑1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同时可诱导的抗体能介导显著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本发明的对称构象免疫原4sMPER作为艾滋病疫苗能克服原有表位的近膜构象缺陷,具有显著的优势。

【发明专利】 一种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重组亚单位疫苗及其生产方法

申请号:CN201810868174.8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9078178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发明人:刘莹;印春生;姚文生;康凯;朱真;李启红;杜吉革;薛麒;陈小云
代理人:郑明 分类号:A61K39/39,A61P31/04,C07K1/30,C07K19/00
机构代理: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重组亚单位疫苗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重组亚单位疫苗,系采用经过密码子优化、含有4个氨基酸突变的重组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蛋白生产,即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然毒素蛋白的完整性和空间构象,从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又避免了单个氨基酸突变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该疫苗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免疫剂量低、疫苗效力优良等优点,较我国目前商品化的产气荚膜梭菌天然毒素灭活疫苗大大降低了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是我国现行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疫苗升级换代的理想候选疫苗;而且在与其它抗原共同制备联苗时,无需增大联苗的使用剂量,即可制备联苗。

【发明专利】 癌胚抗原阳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及应用

申请号:CN200410053313.X 申请日:1970-08-21
公开/公告号:CN1727362B 公开/公告日:1970-08-21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发明人:万涛;吴艳峰;周向阳;曹雪涛;李楠;陈国友
代理人:徐迅 分类号:A61K48/00,A61P35/00,C07K19/00,C12N15/62
机构代理: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人癌胚抗原与热休克蛋白70L1的融合蛋白(CEA-Hsp70L1融合蛋白),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含该DNA序列的载体,含该载体的宿主细胞,用基因工程制备该融合蛋白的方法,以及含该融合蛋白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EA阳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疫苗是用该融合蛋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体内应用可以有效激发CEA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有效地应用于CEA阳性肿瘤包括直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防治。

【发明专利】 一种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的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CN201110355780.8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2526721B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周勇;徐进;曾令兵;肖艺;范玉顶
代理人:王敏锋 分类号:A61P31/14,C12N7/00,C12R1/93
机构代理: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的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步骤:A、CCK细胞培养;B、CCRV-730病毒培养与收获保存;C、病毒液滴度TCID50测定,此病毒滴度即为灭活疫苗的效价。D、CCRV-730病毒用β丙内酯灭活,然后37℃孵育水解β丙内酯;E、将灭活好的疫苗用鱼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一定效价,得到可直接使用的斑点叉尾鮰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本灭活疫苗是在预防斑点叉尾鮰出血病中进行应用。本发明不仅灭活效果好,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灭活剂对抗原蛋白的破坏,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外,消除了灭活剂自身的毒性,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本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使用安全、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发明专利】 猪伪狂犬病病毒gE/gI双基因缺失疫苗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CN201810952430.1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9182282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北京康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崔宇润
代理人:马鑫 分类号:A61P31/22,C12N15/65,C12N15/85,C12N7/04
机构代理: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伪狂犬病病毒gE/gI双基因缺失疫苗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gI双基因缺失株疫苗株是在猪伪狂犬病病毒BJ株的基础上,通过敲除gE和gI双基因构建得到的;其中,所述的猪伪狂犬病病毒BJ株,命名为BJ,该毒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11。实验证明,使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初产健康猪用于预防猪伪狂犬病,具有安全、产生抗体快、免疫期持久等优点。并且能够与相应的DIVA(能区分感染与免疫动物)战略相匹配,在猪伪狂犬病防治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专利】 用病毒抗原表达特异性免疫原

申请号:CN92113703.6 申请日:1970-08-19
公开/公告号:CN1073878A 公开/公告日:1970-08-20
申请人:美国家用产品公司 发明人:N·K·卡利扬;林少光;洪伯文
代理人:汪洋 分类号:A61K39/145,C12N15/09,C12P21/02
机构代理: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显示摘要
提供了嵌合DNA片段,它包括与编码具有5个 免疫显性抗原性位点的甲型流感病毒HA表面蛋白 的核苷酸顺序基本相同的核苷酸顺序,其中,与编码 外源性抗原决定簇的核苷酸顺序基本相同的核苷酸 顺序被插入到抗原性位点的核苷酸顺序中。还提供 了相应的嵌合肽、表达载体及转化的宿主。这些肽可 用于提供抗不同抗原的疫苗,并可用于检测这类抗原 存在的检测药盒中。此外,这些肽或其相应抗体可用 于治疗和预防由于接触这些抗原而引起的症状的方 法,包括免疫疗法。

【发明专利】 活的减毒的产RTX巴斯德氏菌科细菌

申请号:CN97114993.3 申请日:1970-08-20
公开/公告号:CN1173540A 公开/公告日:1970-08-20
申请人: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发明人:J·F·博希·宛·登;J·弗雷;R·P·A·M·塞格斯
代理人:李瑛 分类号:C12N1/21,C12N15/31
机构代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活的减毒的巴斯德氏菌科产RTX-毒素的细菌,其中所说的减毒是由于它们产生非活性形式的RTX毒素。本发明也涉及保护哺乳动物使其免受巴斯德氏菌科产RTX-毒素之细菌感染的疫苗,以及所述活的减毒的细菌及疫苗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