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6510件专利文献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安全监控系统

申请号:CN202010433351.7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1708663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发明人:徐腾;林波;王延强
代理人: 分类号:G06F11/30,G06F11/32,H04L29/08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大数据采集端、服务器和云计算模块,还包括通讯模块和人工智能模块,所述服务器的输出端与云计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计算模块的数据传输接口与通讯模块的传输接口连接,通过人工智能模块的使用,能够提高对目标对象的信息内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AI分析模块的设置,能够提高对数据获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提高对识别的速度和效率;外接远程监控终端、报警模块,能够在识别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及时报警作用,并通知用户,从而能够使得用户快速获取信息。

【发明专利】 人工智能诊断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申请号:CN202010856335.9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1938652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明人:包婺平;周妍;张旻;张雪;张颖颖;殷东宁;殷俊峰;郝慧娟
代理人: 分类号:A61B5/087,A61B5/091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T1、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建立通讯联络;T2、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命令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数据;T3、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将采集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特征提取;T4、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对采集数据测算且获取哮喘信息;T5、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基于哮喘信息生成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报告发送给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本发明提高哮喘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哮喘预后,减轻疾病负担。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多核异构计算的人工智能开发方法及装置

申请号:CN202010215082.7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1399911B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杭州博雅鸿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吴飞红;梁天乐;程有良;闫野鹤;陈科
代理人: 分类号:G06F9/38,G06F9/5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异构计算的人工智能开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创建异构芯片的架构模式对应的有向图;根据用户提交的多个人工智能算法及算法数据流向信息,创建有向无环图;根据有向无环图,生成对应的算法调度表;根据算法调度表,通过有向图对有向无环图中的多个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运算处理。本申请将异构芯片中集成的多个人工智能引擎抽象为有向图,将用户开发的多个人工智能算法及各人工智能算法之间的数据流向抽象为有向无环图。通过异构芯片对应的有向图每个节点上加载的人工智能引擎并行执行有向无环图的节点上加载的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人工智能引擎的利用率和人工智能芯片的算力,简化了人工智能程序开发的难度。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开发系统

申请号:CN202110107789.0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2768012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奥来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姜华
代理人: 分类号:G16C20/50,G16C20/7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研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开发系统,包括机器智能模块,专家智能模块和大数据平台模块,所述机器智能模块基于AIDD与CADD,所述机器智能模块包括分子创建单元,分子探索单元,分子改造单元,分子评估单元,分子筛选单元,分子合成单元,分子交互单元,分子数据挖掘单元。该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开发系统,通过基于AI技术,从药物分子入手,通过利用计算机对虚拟药物分子创建探索,利用大数据平台用来训练AI,发现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和功能与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并通过机器智能进行分子筛选与结构改造,从而研发低毒性,质量安全有效,并具有开发价值的药物分子,从而帮助提高新药开发成功率,减短新药开发周期。

【发明专利】 游戏人工智能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申请号:CN202010135369.9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1388995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唐斌;孙良夫;池起协;沈海峰
代理人: 分类号:A63F13/52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游戏人工智能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在本申请的方法中所述人工智能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对象的日志信息和所述日志信息产生时对应的地图数据,所述人工智能对象根据所述地图数据运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人工智能对象的日志信息;获取所述地图数据;根据所述地图数据绘制地图;显示所述日志信息以及所述地图。本申请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影响人工智能对象的行为的地图数据在地图中的几何分布状态,使得人工智能的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分析人工智能对象的日志信息与地图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可以更快地定位和分析问题所在,提高了人工智能对象调试的效率。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疲劳程度检测系统

申请号:CN201911144046.X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0837819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北京健康有益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宇欣;裘实
代理人: 分类号:G06K9/0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疲劳程度检测系统,包括图像获取装置、语音对话装置和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计算机;图像获取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摄像头进行图像信息采集;语音对话装置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和控制器;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计算机含有数据接口;图像获取装置和语音对话装置通过数据接口与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计算机数据接口为网口。图像获取装置上设有网口,可通过网口将图像数据发送给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计算机。语音对话装置上设有网口,可通过网口与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计算机进行通信。解决了现有人的疲劳程度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设备的问题。

【发明专利】 脸部识别模块及方法

申请号:CN201910858376.9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0895678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耐能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湘村;苏俊杰;谢必克
代理人: 分类号:G06K9/0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脸部识别模块及方法。脸部识别模块包含近红外线闪光灯、主近红外线相机、人工智能近红外线图像模型、人工智能原始图像模型及人工智能融合模型。近红外线闪光灯发出近红外线光。主近红外线相机获取近红外线图像。人工智能近红外线图像模型处理近红外线图像以产生近红外线特征。人工智能原始图像模型处理二维第二相机图像以产生脸部特征或颜色特征。人工智能融合模型依据近红外线特征、脸部特征及颜色特征产生三维脸部特征、深度图及物体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增加脸部识别的成功率及最佳化提取的特征,能用于人工智能脸部检测、人工智能脸部特征产生、人工智能地标产生、人工智能活体检测人工智能深度图产生等。

【发明专利】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申请号:CN201810038486.6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9933061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三个机器人公司 发明人:黄继铭
代理人: 分类号:G05D1/02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和/或语音信号;人工智能模块,用户根据所述图像信号和/或语音信号确定用户的意图;传感模块,用于获取包括与障碍物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的位置信息;处理模块,耦合于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人工智能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意图绘制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处的房间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控制模块,耦合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意图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的运动;运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来运动实现用户意图。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实现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并为用户带来家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