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5386件专利文献

【发明专利】 杂交酵母艾滋病疫苗

申请号:CN200410055579.8 申请日:1970-08-21
公开/公告号:CN1602957A 公开/公告日:1970-08-21
申请人:孙娟 发明人:孙娟
代理人:无 分类号:A61K48/00,A61P31/18
机构代理:无
显示摘要
该杂交酵母艾滋病疫苗由基因重组杂交酵母组成。艾滋病疫苗杂交载体产物来源于两个分别表达不同目的基因的酵母质粒,其中一个质粒表达T细胞生长因子,另一个质粒表达HIV-1的抗原基因;由此产生的重组杂交酵母载体本身是一种无致病性的基因治疗艾滋病的载体,该载体本身具有免疫增强活力,即免疫佐剂作用;该基因工程艾滋病疫苗主要用于艾滋病感染的治疗和艾滋病的预防。

【发明专利】 一种结核杆菌PGL-tb1寡糖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CN201610788095.7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6390113B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发明人:姬传明;孟欣;朱涛;沈棣;潘国军;苏超;郁彭;陈鹤
代理人:赵瑶瑶 分类号:A61K39/385,A61P31/06
机构代理: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核杆菌PGL‑tb1寡糖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结核杆菌PGL‑tb1寡糖缀合物中,寡糖的化学结构是明确且单一的,而非混合物,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大量合成,通过设计连接体与载体偶联,制备抗原,能够解决卡介苗免疫保护力低和不稳定的问题,对某些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同样会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发明专利】 一种核酸疫苗佐剂及其构建方法

申请号:CN201010280672.4 申请日:1970-08-21
公开/公告号:CN102000330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发明人:周奇;孙树汉;张毅;王越;章意亮;郭瀛军
代理人:丁振英 分类号:A61K48/00,C12N15/54
机构代理: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学技术领域。Flt3L为集落刺激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可刺激CD34+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细胞免疫增强活性的核酸疫苗佐剂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的核酸疫苗佐剂是一种基于Flt3L设计的用于增强核酸疫苗细胞免疫效果的质粒。本发明经体内试验证明,该质粒与核酸疫苗同时注射具有有效地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表现为抗原特异性脾脏IFN-γ阳性细胞增多和脾脏CD8阳性细胞杀靶能力增强。因此,本发明的疫苗佐剂可以添加到现有核酸疫苗制剂内混合注射,从而显著促进核酸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免疫佐剂。

【发明专利】 一种红斑丹毒丝菌亚单位疫苗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号:CN201510159179.X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6146626B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缘生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吴超;孙小美;康超;朱伟峰;李敬涛;王雅;金梅林
代理人:王敏锋 分类号:A61K48/00,A61P31/04,C07K14/195,C12N1/21
机构代理: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斑丹毒丝菌亚单位疫苗及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亚单位疫苗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序列不同于任何已公开的相关序列,将该蛋白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克隆至大肠杆菌,获得了一株可表达spaA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pET‑28a‑spaA,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76。该基因工程菌蛋白表达量高,操作简单,适于大规模的亚单位疫苗的生产。制备出的疫苗对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高,持续性长,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红斑丹毒丝菌亚单位疫苗。

【发明专利】 一种恶性疟疾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210005571.5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2559613B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天津耀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特菲(天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崔立旺;张耀洲;申俊;舒特俊;陈剑清
代理人:张艳赞 分类号:A61P33/06,C07K14/445,C12N15/30,C12N15/866
机构代理: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性疟疾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一种家蚕重组杆状病毒,并运用重组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表达恶性疟原虫主要抗原AMA1胞外域的重组杆状病毒,以家蚕蛹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该重组杆状病毒,并以此重组杆状病毒作为疟疾疫苗原生产疫苗。相比传统疫苗生产具有安全性好、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易于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发明专利】 表达鸡毒支原体TM1蛋白的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株

申请号:CN201210558767.7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2961743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发明人:步志高;葛金英;邵国青;陈化兰
代理人:王文生 分类号:A61K39/17,A61K39/295,A61P31/04,A61P31/14
机构代理:北京市汉信律师事务所 11373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达鸡毒支原体TM1蛋白的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更具体地,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是rLa-tPA-TM1。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的方法和该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在制备预防鸡毒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和新城疫的双价疫苗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

申请号:CN201610312917.4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5816871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刘淼;卢彤岩;徐黎明;曹永生;赵景壮
代理人:郎坚 分类号:A61K48/00,A61P31/14,C12N15/11,C12N15/47
机构代理: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所述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扩增J基因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2)利用病毒敏感细胞系培养IHN病毒分离株,然后提取病毒基因组RNA;(3)采用步骤(1)所得引物对步骤(2)所得的病毒基因组RNA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4)将步骤(3)所得的回收产物与pMD19?T simple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进行PCR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进行测序;(5)将步骤(4)鉴定正确的IHNV病毒分离株糖蛋白基因利用BamH I和Xho I酶切位点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核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