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5386件专利文献

【发明专利】 一种减毒活疫苗及其应用

申请号:CN201010292145.5 申请日:1970-08-21
公开/公告号:CN102114241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发明人:朱凤才;毛旭虎;邹全明;顾江
代理人:胡荣珲 分类号:A61P31/04
机构代理: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毒活疫苗及其应用。该减毒活疫苗的保藏号为:CCTCC M2010185。其为无毒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抗原。本发明所述的减毒活疫苗菌株可以用于制备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制剂。本发明所述的减毒活疫苗菌株制备方便,本身带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全部抗原,能够刺激系统性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免疫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效果。

【发明专利】 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

申请号:CN201610312918.9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5861450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刘淼;卢彤岩;徐黎明;曹永生;赵景壮
代理人:郎坚 分类号:A61K48/00,A61P31/14,C07K14/08,C12N15/11
机构代理: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扩增J基因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2)利用病毒敏感细胞系培养IHN病毒分离株,然后提取病毒基因组RNA;(3)采用步骤(1)所得引物对步骤(2)所得的病毒基因组RNA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将RT‑PCR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回收产物;(4)将步骤(3)所得的回收产物与pMD19‑T simple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并进行PCR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进行测序;(5)将步骤(4)鉴定正确的IHNV病毒分离株糖蛋白G基因开放阅读框部分利用BamH I和Xho I酶切位点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核酸疫苗。

【发明专利】 沙门氏菌活疫苗

申请号:CN94190658.2 申请日:1970-08-20
公开/公告号:CN1114100A 公开/公告日:1970-08-20
申请人:TAD制药产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B·兰德哈根;J·伯尔;K·林德
代理人:杜京英 分类号:A61K39/112,C12N1/20
机构代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显示摘要
包含大环内酯抗生素敏感性标记(外膜标记)的 至少一种减毒免疫原性沙门氏菌活疫苗株的用途,它 用于制备对特异宿主的活疫苗,在由该特异宿主引起 的另一宿主感染的情况下,该活疫苗有助于用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对被感染动物进行有效的治疗。

【发明专利】 一种B群流脑fHbp-V2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疫苗组合物,用途

申请号:CN201911333632.9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0818779B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建东;刘建凯;张敬仁;张静飞;徐颖之;郑海发
代理人:贾学杰 分类号:A61K39/39,A61P31/04,C07K14/22,C12N15/31
机构代理: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群流脑fHbp‑V2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疫苗组合物,用途,所述疫苗抗原蛋白基因来自中国流行的B群流脑菌株,所述抗原蛋白免疫小鼠可以诱导产生平均滴度为102600的结合抗体反应和针对fHbp‑V2和fHbp‑V3的B群流脑菌株的杀菌抗体反应,可以用来预防fHbp‑V2和fHbp‑V3基因的B群流脑菌株导致的感染。

【发明专利】 抑制或预防黑色素肿瘤的全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910810918.5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0694055A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上海大学 发明人:冷启彬;华来庆;杨翼铭;陈宪洋
代理人:顾勇华 分类号:A61P35/00,C12N5/0784,C12N5/10
机构代理: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或预防黑色素肿瘤的全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应答功效的新抗原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肿瘤疫苗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疫苗通过在黑色素瘤细胞中敲除具有DNA修复作用的MLH‑1基因,使肿瘤细胞在复制的过程中发生突变,从而表达易于免疫细胞识别的非自身抗原。将该突变肿瘤细胞处理后与DC细胞进行共培养,其显著地提高了DC细胞表面表达的共刺激蛋白,该方法所制备的全细胞疫苗显著地提高了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体内的IFN‑G,TNF‑A与未注射疫苗组相比较有所提升,使其在治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专利】 环二核苷酸修饰铝纳米粒疫苗佐剂-传递系统及基于其的SARS-CoV-2亚单位疫苗

申请号:CN202010788830.0 申请日:1970-08-23
公开/公告号:CN111920946B 公开/公告日:1970-08-23
申请人:合肥诺为尔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何秀娟;王旭之;王理想;白宗胜;许小锋
代理人:张迎新 分类号:A61K39/39,A61K47/69,A61P31/14
机构代理: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显示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剂领域,公开了环二核苷酸修饰的铝纳米粒疫苗佐剂‑传递系统及基于该疫苗佐剂‑传递系统的SARS‑CoV‑2亚单位疫苗。CAN以铝纳米粒为载体,在铝纳米粒表面有环二核苷酸分子修饰。本发明以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SCV2‑RBD)作为抗原,以环二核苷酸修饰铝纳米粒为疫苗佐剂‑传递系统(VADS),构建了SARS‑CoV‑2亚单位疫苗;本发明的SARS‑CoV‑2亚单位疫苗安全性高,免疫诱导效力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接种;尤其是,接种后能显著提高机体产生SCV2‑RBD抗原特异性抗体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