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申请号:CN20121014923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656973A;CN10265697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广西大学;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胡湛波; 周权能
代理人:邹超贤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包括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技术,地表植被恢复方法和石生植被人工演替建立技术,其特征在于:先进行石漠化治理的防止水土流失和增加土壤水分涵养的水土保持技术,再进行地表植被恢复和利用石生植被人工演替建立技术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最后形成石漠化治理的人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重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并防止水土流失。本方法以多种类植物为主的良性、可持续性状态的生态系统,阳光、热量、空气、水、石头、土壤和植物形成多层次多种类良性、可持续性运转,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达到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种微型摩擦短管桩的复合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CN20151024093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988896A;CN104988896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刘闯; 王成斌; 刘龙武; 刘江波; 冯林 发明人:刘闯; 王成斌; 刘龙武; 刘江波; 冯林
代理人:邓建辉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摩擦短管桩的复合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直径10cm的管状土工织物中注入水泥混凝土形成长度为4m~5m的管胚、养护硬结成厚度大于1cm、截面抗压强度要求大于20Mpa形成的土工织物水泥混凝土管桩桩身(1)压入软土地基,在压入到位的所述的土工织物水泥混凝土管桩桩身(1)的管孔中注入混凝土砂浆并将混凝土砂浆挤出土工织物水泥混凝土管桩桩身(1)的下管口形成灌注管桩扩大头(2),在土工织物水泥混凝土管桩桩身(1)的上管口安装有管桩顶(3),在管桩顶(3)上装有管桩桩帽(4),在管桩桩帽(4)上分层交替摊铺有土工格栅(5)和填筑砂垫层(6)。本发明成本低、施工简单、施工速度快和环保性好。

排灌管

申请号:CN20111042628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493411A;CN10249341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梁忠成 发明人:梁忠成
代理人:孙皓 林虹 分类号:E02B11/00
机构代理: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灌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泥沙堵塞管道出水口的排灌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排灌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管道内壁沿纵向间隔分布有水管,所述水管三条一组交叉设置并与管道内壁垂直,水管的顶部固接在管道内壁上,水管底部的排水孔设在外管底部的外壁上,在水管上部还设有排灌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落差压力减少排水时的泥砂颗粒,且清洁保养方便,结构更加可靠,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一种低渗透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

申请号:CN20141047186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318052A;CN10431805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明人:曹仁义; 程林松; 周焱斌; 熊琪
代理人:王天尧 分类号:G06F19/00
机构代理: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显示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包括纵向波及系数和平面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纵向波及系数评价方法包括:确定低渗透油藏纵向波及系数主控因素;引入砂体连通系数修正纵向波及预测公式;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图版便于查阅。平面波及系数评价方法包括:通过坐标转换,将低渗透油藏在各向异性时的渗透率转换为各向同性时的渗透率;考虑各向异性和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水驱波及区域面积;确定井控区域面积;将水驱波及区域面积与井控区域面积的比值确定为低渗透油藏的平面波及系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波及系数的评价,为提高低渗透水驱采收率提供依据和调整方向。

生态田埂

申请号:CN20131032740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335730A;CN10433573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江苏嘉贤米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卫星; 金连登; 谢桐洲
代理人:沈志海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田埂,包括田埂本体,在所述田埂本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侧边,并且所述侧边上端的高度与所述田埂本体的高度一致,所述侧边的下端伸入泥土中,在所述田埂本体上种植有适合赤眼蜂栖息和生存的杂草。本发明的生态田埂,利用在田埂本体两侧设置侧板,可以防止田埂本体的水土流失,防止坍塌变形,同时防止田埂本体上的杂草蔓生到农田中去,而且在田埂本体上人工种植上适合赤眼蜂栖息和生存的杂草,可以饲养赤眼蜂,而赤眼蜂可以捕捉农田中的害虫,一举两得,更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

移动式防洪排涝、消防车

申请号:CN201410198250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938702A;CN10393870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沈阳耐蚀合金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苗; 韩杰; 段广生
代理人:吴贵明 张永明 分类号:E03F1/00
机构代理: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防洪排涝、消防车,包括车辆底盘和水泵,还包括吸水管提升机构,所述吸水管提升机构包括: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辆底盘的尾部;吸水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所述吸水管处于吸水状态时,所述吸水管的第一端插入水面且所述吸水管的第二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水泵的泵吸入口;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并用于使所述吸水管在所述吸水状态和非吸水状态之间切换。吸水管提升机构安装在车辆底盘的尾部,通过吸水管提升机构的动作可以使得吸水管在吸水状态和非吸水状态之间切换,从而方便地将吸水管连接到水泵上使用,不需要单独配置一辆车来运输水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成本。

土地利用山地地形变更方法

申请号:CN20141046930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281912A;CN10428191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复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伟; 凌焕然
代理人:成丽杰 分类号:G06Q10/06
机构代理: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地利用山地地形变更方法。本发明中,通过对获取的DEM数据,进行栅格和矢量空间运算,生成等高线;并应用生成的等高线对山地进行切割,得到新生成的山地条带面;计算山地条带面相邻的两根等高线的值,从而确定山地条带面的高程值,然后将山地条带面的数据转变为与DEM等单元尺寸的栅格数据;并进行栅格计算,获取最终梯田与环境相融的DEM数据,也就是,根据山地的地理空间分布,按照一定的等高标准将山地的DEM数据修正成阶梯状,可以使得部分适宜的坡地在空间形态上改为梯田,从而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

基于地基承载力确定软土地基填埋场地基处理方式的方法

申请号:CN20101012691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1831895A;CN101831895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史志利; 王立彤; 张东岩; 高海; 张雪梅; 高家增; 王浩; 张建华; 庞梅
代理人:李素兰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基承载力确定软土地基填埋场地基处理方式的方法,首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然后判断上述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填埋场总荷载要求,并据此确定出该地基是否需要进行处理,若需要处理选择的处理方式为(1)仅采用加筋垫层处理地基或(2)加筋垫层和设置竖井处理地基。本发明利用填埋场占地面积大、荷载施加周期长且分步施加的荷载特点,将填埋场的堆填过程当作分级加载的过程,按照堆载预压的方法分析地基在填埋场运行期间地基承载力的提高,通过控制作业程序,使堆填速度和地基承载力随时间的增长相适应,同时设置加筋垫层,为软土地基提供排水层,既提高地基承载力,又可有效减小库区的不均匀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