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931件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 落流式浊度测定仪传感器

申请号:CN90207002.9 申请日:1970-08-19
公开/公告号:CN2062843U 公开/公告日:1970-08-19
申请人:朱生德;朱生明 发明人:朱生德;朱生明
代理人: 分类号: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浊度的浊度测定仪的传感器,包括有一个壳体和在其内的测试槽,测试槽的一个侧面有双层玻璃结构的玻璃窗,其外面安置红外光源,与其成90°的侧面玻璃窗口外安置红外光接受器,利用光对液流中颗射的散射原理测定浊度。水流进口在上方,出口在下方,构成落流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克服原白炽光源老化测试槽易积污垢等问题,因而测量性能稳定,精度高,而且容易清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水质的浊度测定。

【发明专利】 复合式微加速度计

申请号:CN200710061572.0 申请日:1970-08-21
公开/公告号:CN100520413C 公开/公告日:1970-08-21
申请人:中北大学 发明人:刘俊;张文栋;张斌珍;李丽华;李杰;毛海央;熊继军;翟成瑞;郭涛;马游春
代理人: 分类号:G01P15/0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加速度计,具体是用于常规弹药制导抗高过载复合式微加速度计,解决了有些物理过程存在相差上百甚至上千倍的多个加速度值需要测量,而现有技术中一个微加速度计无法完成测试的问题。包括四组微加速度计单元,所述四组微加速度计单元按2×2阵列结构设置,上排两组微加速度计单元的压敏电阻沿固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下排两组微加速度计单元的压敏电阻沿固支梁的宽度方向设置,各微加速度计单元的框架为整体。本发明不但能同时感测4种不同的加速度信号,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较高的抗过载能力和自检测功能。

【发明专利】 高分辨率亚纳量级光学三维加速度计

申请号:CN200610154570.1 申请日:1970-08-21
公开/公告号:CN1952665A 公开/公告日:1970-08-21
申请人:浙江大学 发明人:倪玮;吴兴坤;潘建彬
代理人: 分类号:G01P15/18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亚纳量级光学三维加速度计。光源经光分束器分别与三个光纤耦合器相连,三个光纤耦合器分别经三个光信号放大器与带通滤波器输入端相连,带通滤波器的三个输出端经AD转换器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板的输入端相连,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板的输出端经DA转换器与三维压电陶瓷柱的三个调制信号输入端相连,三个加速度计质量块分别与弹簧机械连接;三个单模光纤探头设置在三维压电陶瓷柱上,分别与设置在加速度计质量块上的反射镜的反射面垂直靠近。本发明可将加速度计分辨率的数量级提高到109以上,且结构简单,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计完全集成于一体内,测量速度快,实时监控,兼容性好。适用于要求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场合。

【发明专利】 浮子流量计S形管测量器及使用该测量器的浮子流量计

申请号:CN201210474626.7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3017838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文凤;张重阳;蒙旭东;袁中林;郭永刚
代理人: 分类号: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浮子流量计 S 形管测量器及使用该测量器的浮子流量计,其特征是 S 形管测量器由S形止回阀体式测量管(1)、浮子(2)、浮子杆(3)、浮子定位滑杆(4)、浮子上限位座(5)、浮子杆套管(6)构成,浮子(2)与浮子阀口(10)滑动配合,在测量管(1)内下部固定连接设有浮子定位滑杆(4)与浮子(2)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浮子(2)上端固定连接的浮子杆(3)与测量管(1)上端口(11)上固定连接的浮子上限位座(5)滑动配合,浮子杆套管(6)下端与测量管(1)上端口(11)法兰对接。其压差损失小,制造方便,使用、维护方便,体积小、安装方便。

【发明专利】 单片集成八梁臂三轴加速度计

申请号:CN201110319018.4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2435776B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北大学 发明人:于佳琪;何常德;刘俊;宛克敬;廉德钦;张国军;张文栋;张永平;杜春晖;熊继军;苗静;葛晓洋;薛晨阳
代理人: 分类号:G01P15/18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MEMS传感器领域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单片集成八梁臂三轴加速度计,解决了现有加速度计灵敏度低、轴间耦合度大、封装结构复杂、安装测试不方便、耐高温性差的问题。该加速度计包括八根弹性梁臂、中心固支块和质量块边框,四周质量块边框分别通过弹性梁臂与中心固支块固定,中心固支块下底面通过静电耦合技术与玻璃底盖键合,十二个阻值相等的压敏电阻对称分布在八根弹性梁臂的两端,压敏电阻连接分别构成三个惠斯通电桥分别测试三个轴向的加速度。本发明加速度计灵敏度高,封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易于一体化加工,以其生产加工的加速度计应用范围广阔。

【发明专利】 单锚点支撑式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申请号:CN201610475633.7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6199070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东南大学 发明人:李宏生;高阳;黄丽斌
代理人: 分类号:G01P15/097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锚点支撑式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包括下层玻璃基底,在下层玻璃基底的上表面溅射金属作为引线层,在玻璃基底和引线层上设有键合层,通过键合层把硅结构层悬置于玻璃基底之上;整个上层硅结构层的可动结构由唯一的锚点支撑;上层硅结构层包括固定支撑框架和两个上层硅微机械子结构,分别为第一、第二上层硅微机械子结构,第一、第二上层硅微机械子结构沿竖直方向排列,并且关于上层硅微机械结构中心水平轴对称;第一、第二上层硅微机械子结构形成的差分结构构成一组加速度测量模块。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基底材料和硅材料的材料属性不匹配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可以消除键合时产生的残余应力以及环境变化时的热应力。

【发明专利】 膜片上FBAR结构的微加速度计

申请号:CN201510055104.7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4833822A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何婉婧;尹汐漾;李君儒;蔡洵;贺学峰;赵俊武;高杨;黄振华
代理人: 分类号: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膜片上FBAR结构的微加速度计,包括惯性力敏结构、检测元件和复合薄膜,复合薄膜用于连接惯性力敏结构和检测元件,惯性力敏结构位于复合薄膜的下方,检测元件位于复合薄膜的上方;惯性力敏结构包括Si质量块、Si基座与空腔;Si质量块设置于复合薄膜底部的中心区域,Si基座呈环状设置于复合薄膜底部的边沿区域,Si质量块、Si基座与复合薄膜之间为空腔,即Si基座包围Si质量块,Si质量块、Si基座被空腔隔开,Si质量块和空腔上面对应的复合薄膜为弹性膜片区域;检测元件包括FBAR、引线、焊盘,FBAR通过引线与焊盘连接;本发明具有可制造性好、温度稳定性高、模态间的交叉耦合小、机械强度高的优点。

【发明专利】 加速度测量装置

申请号:CN201210187166.X 申请日:1970-08-22
公开/公告号:CN102818915B 公开/公告日:1970-08-22
申请人: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小山光明;岩井宏树;市川了一;武藤猛
代理人: 分类号: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并且容易地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测量装置。上述加速度测量装置,检测可摇动地设置的振子部件(2)的位置位移,使用致动器(5)进行反馈控制以保持振子部件的静止状态,测量此时的致动器的输出,由此测定加速度,在上述加速度测量装置中,在振子部件上设置有可动电极(33(35)),电串联连接与该可动电极相对地设置的固定电极(36(38))、振荡电路(41)、晶体振子(4)和可动电极(33(35))形成环路。此时通过测量振荡电路(41)的振荡频率,来检测在可动电极(33(35))与固定电极(36(38))之间形成的可变电容(Cv1(Cv2))的大小的变化,由此检测振子部件的位置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