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非法开采监测与预警系统和方法

申请号:CN20131005071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218747A;CN103218747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代晶晶
代理人:王键 分类号:G06Q50/02
机构代理: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非法开采监测与预警系统和方法,基于IKONOS卫星遥感数据,结合矿权资料建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非法开采解译标志,并结合地质岩体资料对稀土矿山未开采区域进行预警分析,为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矿山快速、准确、动态监测和预警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单元、遥感图像处理单元、非法开采监测分析单元以及非法开采预警分析单元;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原始遥感图像数据,遥感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原始遥感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非法开采监测分析单元用于建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非法开采解译标志,非法开采预警分析单元用于建立需要重点监测的预警区域标志。

一种潮湿土遗址的保护方法

申请号:CN20131056813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669322A;CN10366932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兰州大学 发明人:张虎元; 朱世彬; 李敏; 张学超; 林澄斌; 陈毅
代理人:刘红春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湿土遗址的保护方法,先将生石灰均匀拌和到潮湿土料中,得到石灰土料,再在石灰土料中加入桐油均匀拌和,得到桐油石灰土料,将拌和好的桐油石灰土料填补到潮湿土遗址的坍塌部位。本发明利用生石灰经过一系列反应后与土颗粒结合起来形成共晶体整体,提高土体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利用桐油氧化膜斥水性、选择透过性及反应的不可逆性,对土颗粒的包裹作用,阻隔土颗粒与水的接触,使土体具有斥水性,提高土遗址整体的水稳定性。混合后的土料既具有斥水性,又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水性,将混合好的土料填补于土遗址的坍塌区,可以解决当土体遇水时引起的失稳破坏。本发明为潮湿土遗址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计算机化矿井生产系统

申请号:CN201210272098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999822A;CN10299982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吉格索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乔纳森·P·奥尔森
代理人:徐金国 钟强 分类号:G06Q10/08
机构代理: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显示摘要
该系统包括具有由第一逻辑单元控制的第一数据库的中央计算机单元。至少一个移动计算机与移动装备连接。每个移动计算机单元具有由第二逻辑单元控制的第二数据库。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使得能够进行所述第一逻辑单元和所述第二逻辑单元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移动计算机单元是可独立于所述第一逻辑单元操作的。

基于矿工行为分析的井下预警机制

申请号:CN20151025393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881711A;CN10488171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陈伟; 吴保磊; 唐志博; 王珂
代理人:杨晓玲 分类号:G06Q10/04
机构代理: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显示摘要
一种基于矿工行为分析的井下预警机制,属于井下预警机制。井下预警机制:对矿工的历史活动轨迹进行统计;方法是对井下矿工的移动轨迹数据进行随机抽样,抽样轨迹数据的时间长度为1个月,采集矿工的移动轨迹;对抽样的数据进行观察,剔除其中存在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多的矿工;之后按照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其地点与行为进行建模,获取其三个状态参数λ=(A,B,Π)。在井下,矿工的移动数据蕴涵了该矿工的行为特征,通过对矿工的行为进行分析,建立一套矿工行为的评价标准,使用该标准对矿工的行为进行评估,发现矿工的异常行为,起到预警的作用。优点:对矿工的不规范行为,通过其移动轨迹进行发现,建立一套预警机制,防范于未然,提高矿工的在井下工作的安全性。

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

申请号:CN201010533968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1974899A;CN101974899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王彦; 司明昊 发明人:王彦; 司明昊
代理人: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其可确保废料的现场重新使用与垃圾荒废地的恢复和使用相互协调而兼顾地同时实现。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垃圾从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取出,形成用于建设用地的坑;2)对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种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处理,该无机固体垃圾按照可至少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的方式分类;3)按照与本步骤之后的施工要求相对应的方式将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回填到坑中,形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建设用地,从而将在现场取出而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直接构成地基的组成材料,实现无机固体垃圾的就地消纳。

一种基于RFID植物移植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CN201310537653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606008A;CN103606008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福州市勘测院 发明人:陈振拓
代理人:蔡学俊 分类号:G06Q10/00
机构代理: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植物移植管理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是在被管理的植物上安装具有移植植物编码的RFID芯片并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各植物对应的移植信息数据库,管理者通过RFID阅读器探测RFID芯片编码并通过网络实现植物移植信息数据库的更新操作以及养护、巡视管理;所述的移植植物编码采用18位编码,其编码内容包括:6位的行政区划代码、8位的移植测量日期和4位的作业流水号;所述在移植植物上安装具有移植植物编码的RFID芯片的方法是采用钻孔植入的方式将RFID芯片植入移植植物内。本发明实现了植物移植的管理者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了植物移植的管理成本,同时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发布。

基于多源信息的区域尺度病虫害预测方法

申请号:CN20121051136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034910A;CN10303491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张竞成; 赵春江; 杨贵军; 王纪华; 袁琳; 杨小冬; 顾晓鹤; 徐新刚
代理人:王莹 分类号:G06Q10/04
机构代理: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遥感及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和农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区域尺度病虫害预测方法。本发明将反映植被生理状态的空间连续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反映气象条件的区域尺度气象数据综合运用于病虫害的预测,从而克服传统病虫害预测模型无法考虑田块间植被生长状态和生境参数差异对病虫害发生概率的影响,将不同种植地块植被的胁迫状况及生境信息纳入模型输入,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经过标定模型输出不同地块病虫害发生概率,为病虫害预测提供更精细的信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