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基于3σ法则滤波装置及滤波算法

申请号:CN20131025143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412867A;CN103412867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徐州中矿奥特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宋志军; 李班化
代理人: 分类号:G06F17/3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σ法则滤波装置及滤波算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所述滤波算法包括:大样本数据采集与存储;样本平均值与样本标准差的计算;总体期望置信区间的获取;总体标准差置信区间的获取;3σ区间的获取;根据获取到的3σ区间完成数据的滤波。所述的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滤波参数计算模块、可信区间选择模块、数据滤波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参数信息显示模块。本发明能够过滤掉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信度低的数据,屏蔽掉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有效保证信息更进一步的接近实际环境。

一种缝合加筋复合土工膜

申请号:CN20151038341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040669A;CN105040669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孟强; 肖世伟; 陈效星; 泰安路佳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孟强; 肖世伟; 陈效星
代理人:蔡仲德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合加筋复合土工膜,包括至少两层土工布和衬垫在土工布之间的防渗膜,其中一层土工布外侧连接加筋层,加筋层为由经线、纬线交织组成的网格结构,经线和纬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土工膜结构简单,通过土工布固定加筋层,增加了土工膜的强度,且不易变形,摩擦系数较大,对土工膜做到了充分保护,另外防渗膜不仅可以起到防渗效果,同时增强了土工膜整体的强度,此外,由于土工布与加筋层连接牢固,且经、纬线之间连接牢固,所以不会出现经、纬线移动而导致加筋层的网格形成漏洞,进而提高了土工膜整体的抗拉强度,抗变形能力强。

一种降低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的生物碳改良的农田排水沟渠的方法

申请号:CN201510035413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14A;CN104612114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 发明人:欧阳威; 魏鹏; 黄威佳; 王雪蕾; 史炎丹
代理人:王顺荣 唐爱华 分类号:E02B11/00
机构代理: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显示摘要
一种降低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的生物碳改良的农田排水沟渠的方法,有七大步骤。它首先在集约化农区农田旁挖一条梯形排水沟渠,并在沟渠底部挖一个底槽,将包裹着生物碳滤层的渗排龙置于底槽中。连接可调式排放口和渗排龙,并填充连接孔隙。用细砂覆盖渗排龙,形成砂滤层并夯实。在砂滤层上方铺设土工布,并用生物碳改良土壤对其进行覆盖,随后将装有生物碳滤料的双层阻流堰及穿孔滤管置于排水沟渠底槽中指定位置,用生物碳填充底槽剩余空间并夯实。最后在沟渠入口处及堰口出水处布设缓冲卵石,形成完整的改良型排水沟渠。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农田排水沟渠对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同时也可防止农田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给工厂的木材供应中的被标记为用于砍伐的用材林的可用性

申请号:CN20118002498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906769A;CN102906769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芬欧汇川集团公司 发明人:K.卡凯南; T.安蒂拉
代理人:马红梅 李浩 分类号:G06Q10/06
机构代理: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显示摘要
一种用于确定被标记为用于砍伐的用材林的可采伐性和可运输性的数据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保持关于用材林的土壤的性质的数据;确定用于用材林的可采伐性和可运输性的值,该值取决于所述性质;还基于影响所述性质的所述用材林的此类条件来定义所述值;保持关于针对用材林定义的可采伐性和可运输性的数据。所述性质是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土壤类型、土壤类型的辅助属性、其他永久因素。所述条件是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雪深度、冰冻深度、土壤含湿量、温度、降雨量、立木蓄积的数量、树种之间的关系、其他可变因素。

一种利用农业秸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方法

申请号:CN201410565240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285533A;CN10428553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赵俊瑞 发明人:赵俊瑞; 李程才; 赵植; 殷志华
代理人:李毅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种利用农业秸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步骤为:利用玉米秸秆和麸皮为原料制得培养基;将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袋,灭菌冷却后接种培养至菌丝体成熟;在闲置期耕地挖沟,将培育成熟的菌丝体脱袋后置于沟内,覆土压实浇水,其中菌丝体之间间隔4-6cm;浇水后两天松土并覆膜,控制地温在5-18℃,湿度70-85%;覆膜22-28天后出菇,采集成熟的食用菌;当温度<3℃时,食用菌停止生长,覆土使其自然越冬;次年解冻后浇水覆膜,出菇至春季播种农作物为止。本发明利用农业秸秆废弃资源在闲置期耕地播种菌丝体,增加耕地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碱性,PH值在中性至微酸性之间,有益于农作物生长。

旱地小麦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申请号:CN201410346677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115662A;CN10411566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发明人:党建友; 张定一; 裴雪霞; 杜春芳; 王姣爱; 张晶; 闫翠萍
代理人:朱源 分类号:A01G1/00
机构代理: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旱地小麦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解决了现有精耕细作成本较高、产量低而不稳且不适用于机械化栽培的问题。a.小麦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并全部还田;b.深翻耕并施入含五氧化二磷的磷酸二铵化肥;c.小麦收获后至深翻耕前除草;d.选用包衣种子进行播种;e.在日平均气温15.5℃-18.0℃时播种,播量8.0kg-10.0kg/亩;f.旋耕播种镇压前,撒施尿素16.5kg-18.5kg/亩,旋耕深度14cm-16cm,播种深度4.0cm-5.0cm;播种后耙平土垄;g.小麦出苗后及时化学除草;h.若土壤含水量较大,解冻顶凌耙耱保墒;i.对红蜘蛛和麦蚜喷雾防治;j.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一喷三防”,间隔10d再喷一次;k.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机械收获。本发明明显增加了0-200cm内土壤贮水量,氮肥和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3.58%-5.69%和1.86%-3.93%。

一种小麦出苗的自动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21007597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663397A;CN102663397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曹治国; 王玉; 白晓东; 余正泓; 吴茜; 张雪芬; 薛红喜; 李翠娜
代理人:李智 分类号:G06K9/46
机构代理: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出苗的自动检测方法,具体为:对采用相机实时获取的小麦田间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小麦图像;对小麦图像进行连通域识别,并标记连通域的质心;依据小麦图像判别小麦的播种方向,若为水平方向,则将小麦图像从纵向上分为多个子区域,若为垂直方向,则将小麦图像从横向上分为多个子区域;统计各子区域内的连通域质心个数,若连通域质心个数大于预定子区域出苗判别阈值,则确定其对应的子区域为出苗子区域,若出苗子区域个数大于图像出苗判别阈值,则表明所述小麦图像中的小麦进入出苗期。本发明实时地对小麦生长期进行判断,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对小麦的各种农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固体充填回收露天矿终帮下压煤的采煤方法

申请号:CN20141014952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02A;CN10393910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张吉雄; 郭记伟; 周楠; 安百富
代理人:杨晓玲 分类号:E21C41/32
机构代理: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显示摘要
一种固体充填回收露天矿终帮下压煤的采煤方法,尤其适用于露天矿终帮下煤层厚度为2m~3m、煤层倾角不超过10°的露天煤矿终帮下压煤回收。先在露天矿终帮一端的坑底处,沿着露天矿终帮存留煤层的倾斜方向平行掘进主平硐和副平硐;沿煤层走向方向平行掘进运输巷和轨道巷并分别与主平硐和副平硐相连;贯通运输巷和轨道巷,在平巷及工作面内布置充填采煤设备,形成充填采煤系统;采用常规爆破采煤工艺对终帮下压煤工作面进行采煤和充填,采三充一,重复循环作业,直至完成露天矿终帮下煤层的充填开采。本发明降低了剥采比,提高了露天煤矿的可采储量,回收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回收期短,经济效果好,为我国类似条件下的矿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