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有效防治路基湿化病害的毛细阻滞路基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CN20131040892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485322A;CN10348532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河海大学 发明人:吴跃东; 刁红国; 刘坚; 陈锐; 石晓燕
代理人:沈振涛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治路基湿化病害的毛细阻滞路基结构,包括排水沟以及设于地基上的互相连接的路基和边坡;所述路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路面、浅层路基土层、土工布或粗粒土层、深层路基土层;所述边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填方边坡层、土工布或粗粒土层、深层路基土层;所述浅层路基土层和土工布或粗粒土层形成第一毛细阻滞层;所述填方边坡层和土工布或粗粒土层形成第二毛细阻滞层;所述第一毛细阻滞层和第二毛细阻滞层依次连接;所述排水沟设于填方边坡层底部并与第二毛细阻滞层连接。该路基结构造价低廉,能够有效控制路面裂隙、填方边坡处以及深层干燥裂隙引起的湿化病害,减少路基因湿化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保持路基土的抗剪强度。

人造景观山体建造方法

申请号:CN20061014796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0999172A;CN10099917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徐宏跃; 徐一峰; 蒋应红
代理人:刘峰 分类号:B44C5/06
机构代理: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景观山体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待用地面上铺筑一定厚度的二灰层;然后,在所述二灰层上铺筑土工格栅,并在所述土工格栅上再次铺筑二灰层,以形成一定强度的加筋二灰层;最后,待所述加筋二灰层干结形成一加筋硬壳层后,在所述加筋硬壳层上堆筑山体。本发明的人造景观山体建造方法,充分利用了二灰的高抗压强度、土工格栅高抗拉强度特性,提高了人造山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构筑硬壳层的二灰材料自重比填土的自重轻,减轻了山体的重力,也提高了山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二灰材料、土工格栅成本低廉并无环境污染,施工技术成熟且方便,因而本发明的方法还获得了降低人造景观山体成本的技术效果。

用于约束淤泥流动的刚性网格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CN201110238603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409657A;CN102409657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马文旭 发明人:马文旭; 夏晓丹
代理人:黄为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固淤泥的网格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至少两根竖向支撑件,在竖向支撑件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竖向支撑件与连接件共同形成刚性网格结构;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预制刚性网格结构;(2)根据需要约束流动的淤泥深度、位置及范围,计算出刚性网格结构的分布密度和范围;(3)将预制好的刚性网格结构依次压入待约束流动的淤泥中。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快速的用于处理淤泥的网格结构,经处理后提高淤泥承载力和减少淤泥压缩沉降;用于淤泥的加固处理。

一种杭白菊连作土壤的处理方法

申请号:CN20141076665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521361A;CN10452136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发明人:徐建中; 俞旭平; 王志安
代理人:张法高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杭白菊连作土壤的处理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11月份杭白菊采收完后 ,立即清除畦内植株残体如杭白菊根和茎,并深翻地灌水越冬;2)将干蚕沙50-10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和轮作田过筛细泥土30-50千克混合,加入人粪尿30-50千克拌均匀,并盖上塑料薄膜发酵约20-30天,得到有机肥,备用; 3)在杭白菊种植前2-3天,在连作地畦面上施0.10-0.30kg/m2的熟石灰,并与土壤拌匀;4)在杭白菊种植时将步骤3)得到的有机肥施入穴内,施用量为0.30-0.50kg/m2。通过本发明方法种植杭白菊,根腐病等发病率大为降低,提高了杭白菊存苗率,同时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有非常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多数据源的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获取方法

申请号:CN201210553888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55A;CN103049655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发明人:胡振琪; 王霖琳; 许献磊
代理人:廖元秋 分类号:G06F19/00
机构代理: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数据源的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获取方法,属于测绘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矿区煤炭分布和地下采矿信息,以此确定土地损伤的范围;依据该范围,选取相应的卫星遥感数据,并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土地损伤信息;对待测区内的卫星影像立体相对和航空遥感影像立体相对进行解析摄影测量处理获取获取沉陷坑高程信息,还利用矿区地形图中的地面信息,以及实地的土地调查数据,最后获取土地损伤信息划分不同的损伤等级图。本发明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信息和地下信息“四位一体”技术耦合在一起,实现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的快速提取,获取到全部损伤信息的缺陷,为塌陷地的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用于高填方钢渣地基的高炉矿渣换填方法

申请号:CN201110361001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518111A;CN10251811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段炼; 江泽平; 周旭; 刘俊; 何小龙; 李兵; 何君
代理人:韩芳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填方钢渣地基的高炉矿渣换填方法,所述高炉矿渣换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渣基坑中由下至上依次形成叠置的第一高炉矿渣垫层(1)、级配沙石垫层(2)和第二高炉矿渣层(3)并分别压实第一高炉矿渣垫层、级配沙石垫层和第二高炉矿渣层,在第一高炉矿渣垫层、级配沙石垫层和第二高炉矿渣层的四周设置一条贯通的凹槽,在凹槽中填充高炉矿渣。本发明的高炉矿渣换填方法解决了高填方钢渣地基的热膨胀效应问题,具有易掌握、实用性强、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缩短工期并且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一种稀土尾砂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

申请号:CN20141044188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4221525A;CN104221525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发明人:周志高; 王兴祥; 程金金; 周静; 张永荣
代理人:卢亚丽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尾砂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本发明设计了“T”形蓄水沟、增施保水剂、树盘覆盖等技术增强稀土尾砂蓄水保水能力,以防御季节性干旱;并采用豆科和禾本科植物间作、生物质还田等措施增加地面覆盖、强化稀土尾砂的土壤培肥。能做到植物立苗快、生长旺、成活率高,明显提高了稀土尾砂植被恢复的效果;同时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覆盖植物和经济果林树苗的持续健壮生长。本发明的植被成活率高于90%,年干物质产量比单一种植禾本科草类植物的干物质产量增加70%左右,经济果林幼苗的生长速率比常规技术增加约10%。

漠表海、多功能长城与沙尘暴防治

申请号:CN20111017533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2322155A;CN102322155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马瑞志 发明人:马瑞志
代理人: 分类号:E04H1/0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修筑漠表海和多功能长城来根除沙尘暴灾害的技术方法。现行的植物或工程治沙方法都无法有效防治沙尘暴灾害。本发明通过修筑最大可达到或超过整个沙漠或砾漠地理范围的海洋状蓄水体,用海底覆膜及其上的海水压住流动沙砾石沉积物,通过成群连片地修筑多功能长城,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挡和埋压沙尘物质,还创造出范围广阔、可供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长城间地。本发明用漠表海的淡化水解决水源问题,用建筑物风洞型风力发电机等解决能源问题,用沙漠公路网和抗地震型房屋提供优质安全的通行和居住条件,使人类去荒漠化、根治沙尘暴的渴望变成为现实。本发明使荒漠变成风能太阳能发电等产业的创业基地,变成工程搬迁移民及地质灾害高发区移民的安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