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

申请号:CN20161086531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471913A;CN10647191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上官秀丰; 戚海棠 发明人:上官秀丰; 戚海棠
代理人:朱源 王勇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崖壁防护方法,具体是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崖壁防护方法不利于保护和改善人文生态环境的问题。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选取原木段,并将原木段浸泡于水中;b.清除原木段侧面的杂质,并在原木段侧面均匀涂抹防腐材料;c.在原木段侧面钻设N个扦插孔和N个通气孔;d.在各个扦插孔内扦插藤本植物的枝条;e.制作一个滴灌液产生装置;f.将原木段横向贴附固定于崖壁上,并保证各个扦插孔的孔口朝上;然后,在原木段的上方设置滴灌管,并保证滴灌管的各个滴孔与各个扦插孔的孔口相互正对。本发明适用于崖壁防护。

牧群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申请号:CN20161121372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8243214A;CN108243214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伟
代理人:曹蓓 分类号:H04L29/08
机构代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牧群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物联网领域。其中,本发明的一种牧群监控方法包括:执行自检操作,若自检通过,则采用主模式进行牧群监控;若自检未通过,则向作为备用主监控装置的从模式设备发送主从切换请求,并切换到采用从模式进行牧群监控。通过这样的方法,牧群监控装置能够进行自检,在自检未通过时能够在从模式设备中产生新的主模式设备,从而避免过于依赖领头牲畜的监控装置,提高放牧系统的可靠度。

木薯收割机

申请号:CN20161036294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850339A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乐陵市天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忠田
代理人: 分类号:A01D31/02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木薯收割机,由车架、驾驶室、收割台、输料机构和储料箱组成,收割台由左右两个切刀箱、左右两个转盘、左右两个槽式挡板,绞龙和电机组成,左右两个转盘分别轴接于切刀箱底部,左右两个槽式挡板位于左右两个转盘外侧并连接在车架前部,转盘中设置若干切刀片,绞龙位于转盘后部并且两端连接在槽式挡板上,输料机构包括风机和风道,风机的进料口与收割台出口相通,风机与风道进口相连,储料箱通过液压升降机构连接在车架上。本发明根据木薯种植垄宽和垄高特点在车架上设置收割台、输料机构和储料箱,实现了木薯秸秆收割粉碎和木薯收获同时作业,大大降低了木薯收割的劳动强度,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灵活方便和收割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红橡树林下套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申请号:CN201610679410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258755A;CN106258755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安徽省彩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易向宝; 高国顺
代理人:郭俊玲 分类号:A01G17/00
机构代理: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橡树林下套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1)种子处理;2)整地作圃;3)作床;4)播种育苗;5)种植地选择;6)移栽;7)套种白芨;8)覆膜;9)后期管理;本发明套种白芨作物不仅能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而且两者在生长过程中互不影响;其次,本发明改进红橡树种子的播种方法,有利于胚根向下生长,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还有对播种育苗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生态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CN201610768183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365840A;CN10636584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发明人:安玉兴; 龚恒亮; 卢颖林; 孙东磊; 陈立君; 赵欢欢; 戴思行; 付建涛; 魏丽娜; 朱洁
代理人:万志香 分类号:C05G3/00
机构代理: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态调控剂包括以下组分:生物活性肽、杀虫剂、稳定剂、渗透剂、缓释剂、载体;所述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含有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的下脚料中加入3.5‑4.5mol/L的硫酸溶液,再加入硫酸亚铁,所得混合物在110‑120℃的温度下水解8‑14h,再用碱调节pH至4.0‑5.0,过滤后即为含有生物活性肽的溶液。该生态调控剂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药、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一种盐碱地持续改良的方法

申请号:CN201610795537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376271A;CN10637627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钟江波
代理人:郭小丽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持续改良的方法,属于园林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在盐碱地上挖种植坑;挖检查井及设置检查及交换口;填充种植坑;在检查及交换口上设置可启闭的挡板;以及,定期检测离子交换层的指标及更换离子交换介质等步骤。本发明的盐碱地持续改良方法,在降低盐碱土壤pH 值的同时,兼顾促进植物成长,是一种可持续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基于信息熵-区间数的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申请号:CN201611214441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8242025A;CN108242025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发明人:于海斌; 曾鹏; 尚文利; 张立婷; 李世超
代理人:王倩 分类号:G06Q50/02
机构代理: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熵‑区间数TOPSIS的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首先采用WIA‑PA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数采系统采集并处理油田历史生产数据,根据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体系标准和数据处理结果建立评价对象区间数TOPSIS决策矩阵,然后采用区间数信息熵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集,再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待评价开发区块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程度,最后依据级别区间给定评价结果。本发明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不仅适用于单个区块,还可以应用于多个区块,根据相对贴近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对数据资料没有过多的要求,能够充分利用数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运算过程原理简单,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一种缝洞型油藏流固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

申请号:CN201610007187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952169A;CN106952169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发明人:康志江; 张允; 崔书岳; 赵艳艳; 吕铁; 张冬丽; 郑松青
代理人:张文娟 朱绘 分类号:G06Q50/02
机构代理: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显示摘要
一种缝洞型油藏流固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流固耦合模型包括固液相介质动力平衡模型和渗流模型,该方法包括:固液相介质动力平衡模型构建步骤,根据固相动力平衡模型和液相动力平衡模型,构建缝洞型油藏的固液相介质动力平衡模型;渗流模型构建步骤,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液相动力平衡模型,构建缝洞型油藏的渗流模型。该方法考虑了介质变形对渗透率等参数的影响,其所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应用所需精度,有助于提高缝洞型油藏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