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黏性盐碱地新型改良肥及其制备、施用方法

申请号:CN20151061861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130710A;CN10513071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江苏林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华; 李春灵
代理人:黄冠华 分类号:C05G3/04
机构代理: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黏性盐碱地新型改良肥及其制备、施用方法,包括以下组份:有机肥30-40份,泥炭20-30份,腐殖酸10-20份,珍珠岩5-10份,蛭石5-10份,脱硫石膏17-30份,细砂10-20份,复合肥3-6份,制备时将各组份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含水率小于10%,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过筛,最终粒径小于3mm,混合即可,施用时根据土壤含盐量的高低来确定施用量,和土壤进行机械混合。本发明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并且制备简单,施用方便。

一种绿肥‑水稻轮作生产富硒水稻的方法

申请号:CN20161046244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134873A;CN10613487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发明人:黄太庆; 江泽普; 廖青; 邢颖; 梁潘霞
代理人:朱志宽 李秋琦 分类号:A01G16/00
机构代理: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肥‑水稻轮作生产富硒水稻的方法:(1)选田;(2)绿肥种植;(3)翻田压青;(4)整地;(5)选种育秧;(6)秧苗移栽;(7)田间管理;(8)水稻收获与储藏。本发明方法能在各种土壤条件下有效的增加水稻中硒的含量,并能相对降低硒肥的损耗量,提高硒肥利用率;避免施用硒肥时造成土壤污染,又能培肥稻田地力水平;简化了传统富硒水稻种植的流程,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

申请号:CN20161020842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830710A;CN10583071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邓军; 张跃彬; 代光伟; 白升伟; 黄丕忠; 樊仙; 陈国伟; 刀静梅; 李如丹; 武晋宇
代理人:陈左 于洪 分类号:A01G1/00
机构代理: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包括选用健康甘蔗良种、开挖蔗沟、科学施肥、下种覆土、盖膜覆土、甘蔗收获和宿根管理七大步骤,从糖料甘蔗种植和收获2个关键时期强化科学种植和收获。在甘蔗种植时期,从减少化肥用量,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结合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全覆盖来促进甘蔗生长;在甘蔗收获时期,改革传统砍收方法,采用入土深砍,然后直接将宿根甘蔗所需的肥料施入蔗沟进行小培土和盖全膜,即可完成宿根甘蔗管理。本发明实现了糖料甘蔗的绿色生产,提高了产量和蔗糖分,减少化肥施入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利用率,改善了蔗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甘蔗生长和蔗农增收,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聚沙沙障

申请号:CN201611005110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498921A;CN10649892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发明人:刘淑娟; 袁宏波; 刘虎俊; 万翔; 李菁菁; 刘开琳; 李学敏
代理人:魏秀枝 分类号:E02D3/00
机构代理: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沙沙障,包括沙障脊和沙障壁,沙障脊表面设有钉状铆,通过钉状铆将两侧的沙障壁连结起来构成沙障体,沙障体中空,无底。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本发明结构简单,聚沙积沙,形成沙埂,以沙治沙,可单独使用聚沙积沙,也可组合成不同类型的连片沙障,防沙治沙,设置方便快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的布设沙障形成连片的沙障带,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及减灾作用;也可重复多次应用,节省材料。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申请号:CN201580047361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663284A;CN106663284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索尼公司 发明人:船桥真俊
代理人:曹瑾 分类号:G06Q50/02
机构代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显示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助生态系统利用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在本发明中,植被分布和与植被分布相关联的关联信息被获取,并且所述植被分布和所述关联信息被显示。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提供用于辅助生态系统利用的信息的情况。

秸秆生物碳与微生物菌肥组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申请号:CN20151048273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123008A;CN105123008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明人:刘长江; 王光华; 肖庆红; 吴东升
代理人:侯静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显示摘要
秸秆生物碳与微生物菌肥组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涉及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盐碱地不能种植作物或作物产量低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先将有机肥堆腐发酵,获得腐熟的有机肥,将秸秆生物炭、微生物菌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按照6~12:1:10~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堆放,备用;二、整地前0~2天将生物炭与微生物菌肥、腐熟有机肥混合改良材料均匀撒施于地表,施用量为1350kg/亩;三、撒施后交叉旋耕1~2遍,旋耕深度为12~15cm,旋耕后立即镇压,之后即可播种。本发明方法简便,所用改良剂仅为秸秆生物炭和粪肥,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改良盐碱地的效果显著。本发明用于改良盐碱地。

一种稻田可调节折叠式溢流堰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申请号:CN20161075822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168020A;CN10616802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扬州大学 发明人:周明耀; 陈义浦; 于贤磊; 刘健; 窦超银
代理人:许必元 分类号:E02B7/20
机构代理: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显示摘要
一种稻田可调节折叠式溢流堰装置,设有塑料外框、塑料内框、塑料上边框、堰坎、金属丝、插销;塑料外框跨设在稻田田埂之间,下端竖直插入田面下,靠近田埂一面用混凝土和砖石进行浇筑处理;塑料内框竖直接入外框的内部,设有导轨和定位孔;堰坎包括若干个的防老化硬质塑料板,塑料板两两之间通过铰接紧密串联,塑料板中心嵌有金属丝,垂直伸入导轨内;堰坎最上端配备塑料上边框,上边框装有插销可进行定位。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应用方法。本发明成本低廉,耐久度高,充分利用水稻作物的耐淹特性,精确调节稻田蓄水深度,增强稻田水文调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稻田氮磷污染物控排效果,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适宜大规模推广。

一种非宜林河口淤泥质潮间带滩涂乔木消浪林带的构建和营造方法

申请号:CN20151069768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210777A;CN105210777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台州市椒江区林业特产总站 发明人:张云生; 郭亮; 王庆林; 娄依会
代理人:戴晓翔 分类号:A01G17/00
机构代理: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宜林河口淤泥质潮间带滩涂乔木消浪林带的构建和营造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人工挖沟、取土作墩抬高地面,B、种植乔木容器苗,C、机械整地,种植红树林,D、在红树林种植区混交乔木,E、清沟、扶植,促进林木生长和滩涂淤积;本发明使木麻黄等乔木树种在非宜林的沿海河口淤泥质潮间带滩涂湿地上能正常生长,并提高防护林成活率,使非宜林滩涂湿地上营造消浪林带得到成功实施,有利于非宜林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利于抵御沿海地区台风、洪潮等重大自然灾害,对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开发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