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面源污染减排的应用

申请号:CN20201000052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1040768A;CN111040768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冯彦房; 褚清南; 薛利红; 杨林章; 余姗; 何华勇
代理人:郭晓敏 分类号:C09K17/08
机构代理:南京冠誉至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6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面源污染减排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固体水热炭的制备;2)膨润土热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将干燥的固体水热炭碾成粉末状水热炭;使粉末状水热炭与粘土按照3.5‑4.5: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并在280‑350°C的条件下热处理1‑2h得到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自然冷却至室温,过分级筛。膨润土嵌入杨树锯末制备的水热炭BTHC成功的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与此同时,该处理抑制了氨挥发排放并减少了田面水NH4+的损失。本发明首次展示了BTHC是一种增加水稻产量和减轻稻田氨挥发的优良材料。

一种农田原位稻麦菌循环生产方法

申请号:CN20201025902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1406593A;CN11140659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沈珊珊; 陈丹艳; 洪大林; 卢昕宇; 洪静雨; 金秋; 李成超
代理人:祁云珊 分类号:A01G22/22
机构代理: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显示摘要
一种农田原位稻麦菌循环生产方法,由水稻‑草菇联合生产与小麦‑白蘑菇联合生产等技术组成。水稻‑草菇联合生产是在农田原位通过大田原位整地、做畦挖沟、草菇接种、水稻移栽、生长环境管理Ⅰ、草菇采收、行间沟开挖、水稻收获等过程组成。水稻收获后在原位开展小麦‑白蘑菇联合生产包括畦块整地、白蘑菇接种、小麦直播、生长环境管理Ⅱ、白蘑菇采收、小麦收获。水稻‑草菇生产过程中当温度很高时设置大棚,顶部及上侧盖遮阳网,下侧不覆盖用于通风。小麦‑白蘑菇生产温度较低时根据畦块进行室内搭建小暖棚。然后按照上述两过程进行循环生产。本发明技术能够利用时空安排,充分利用大田土壤,节水节肥,不仅能够改良农田,还能够提高稻麦产量,得到高价值的食用菌。

利用荆条灌丛加快土石山区次生灌丛群落向乔木顶级群落演替的方法

申请号:CN20201005410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1133861A;CN11113386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发明人:曹建生; 司梦可; 翟建文; 阳辉; 朱春雨; 王贺辉
代理人:张培元 分类号:A01B79/00
机构代理: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荆条灌丛加快土石山区次生灌丛群落向乔木顶级群落演替的方法,一方面保留或引进荆条灌丛群落,发挥荆条灌丛群落在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天然效用,另一方面针对荆条灌丛群落在水源涵养功能方面的劣势,对荆条灌丛进行系统化人工干预,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快土石山区生态修复进程。

一种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估算方法

申请号:CN202010439581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32A;CN11179473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发明人:陈卫忠; 李喆; 田洪铭; 张广泽; 王栋; 杨建平; 田云
代理人:张晓冬 分类号:E21B47/06
机构代理: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估算方法,包括:获得硬岩地区的三个主应力的地应力测试结果,以确定硬岩地区的原始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原始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硬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硬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软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软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软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软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软岩地区的隧道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该应力估算方法基于完整岩体地应力测试结果进行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的估算,使大变形预测结果能良好符合实测结果。

基于随机裂缝模型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方法

申请号:CN20201136736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03A;CN11225310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西南石油大学 发明人:张芮菡; 赵玉龙; 曾斌; 潘军; 张博宁
代理人:王斌 分类号:E21B49/00
机构代理:成都领航高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5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裂缝模型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方法,属于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蒙特卡洛随机裂缝算法,建立了符合概率分布和统计学规律的天然裂缝模型,弥补了传统连续介质模型难以描述天然裂缝性质和空间展布差异的缺陷,对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的真实分布特征和流动规律进行了有效表征;本发明结合有限元法和非结构Delaunay三角形网格建立全隐式数值模型,实现了页岩气藏中复杂缝网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准确预测。

一种具有定量结构的智能马蹄包装机

申请号:CN20211103323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3650826A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芜湖炫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丁爽; 万彬
代理人:何浩 分类号:B65B1/32
机构代理: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定量结构的智能马蹄包装机。所述具有定量结构的智能马蹄包装机包括第一支架;桌板,所述桌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桌板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桌板上;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输送带与储料箱相对应;接料槽,所述接料槽开设在所述桌板上;通孔,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接料槽的底部内壁上;两个称重传感器,两个称重传感器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定量结构的智能马蹄包装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包装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

一种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种植方法

申请号:CN202010884841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04A;CN111937704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西昌学院 发明人:李佩华; 彭正松; 董攀; 蔡光泽; 方志荣; 林巧; 毛慧颖
代理人:何凡 分类号:A01G22/25
机构代理: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土壤肥沃土地,冬季深耕,向土壤表面施撒膨胀蛭石、腐熟鸡粪和草木灰,翻耕均匀;将马铃薯原原种进行堆藏,在散射光下催短状芽,向原原种表面喷洒72%多菌灵,将其加入草木灰中;于2月初进行播种,在地上开沟,向沟内施撒腐熟羊粪和复合肥,将种薯放入沟内,覆细土,每亩播种密度为2500‑3500株,齐苗后追施提苗肥;3‑4片叶片时,引苗出膜,用细土将苗孔周围封严;于现蕾开花期喷施多效唑,于花期交替喷洒增威赢绿和银发利,于开花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浇水,保持墒面湿润。该种植方法的亩产量高达4450公斤,可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亩产量。

一种AI智能农业方法

申请号:CN202011339915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12655686A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莱西市盈德装备技术中心 发明人:刘明
代理人:陈映辉 分类号:A01M7/00
机构代理: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AI智能农业方法,所述AI智能农业方法是由AI智能农业机器人来实现的,进而完成AI智能农业;所述AI智能农业机器人包括主体,竖板和面板,所述竖槽设在主体的两侧,且竖槽的内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滑板安装在竖槽的内部,且滑板的底部与竖槽内部气缸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推板通过弹簧安装在主体的侧面,且推板的侧端通过转轴与竖板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电机,且底板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所述竖板的外端为半圆形结构,竖板设在主体的侧面;所述面板通过伸缩杆安装在底板的侧面,且面板侧面的压板安装在转杆的外端。可以通过使用竖板把农作物导向到两侧,通过面板根据田垄的宽度调节车辆之间额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