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石漠化红裸土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

申请号:CN201710387477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7409900A;CN10740990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发明人:李生; 薛亮; 任华东; 姚小华; 钱小清; 张永祥; 刘俊; 李敏
代理人:蔡蓉 分类号:A01G17/00
机构代理: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态恢复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石漠化红裸土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其包括:预植容器苗:选取含有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的草地,在草地上挖设预植槽,将容器苗栽植于预植槽内;以及带草块移植:在草地上挖取带有容器苗的草块,然后将草块移植于预定植苗的石漠化红裸土区域内。本发明选用含有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的草地进行预植,并且在容器苗预植后,将容器苗连带草块一同进行移植,这样的移植方式,更高效的保护了容器苗及其与草地形成的生态系统,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石漠化红裸土地区植被覆盖度。并且,利用草块含有的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快速提升石漠化红裸土的土壤肥力和保水保土能力,从而促进植被恢复和防治水土流失。

舟山新木姜子野生小种群的恢复与保存方法

申请号:CN201810272833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8575496A;CN108575496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发明人:阎恩荣; 李修鹏; 田文斌; 杨同辉; 王良衍
代理人:毛翔威 分类号:A01G17/00
机构代理: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有植物舟山新木姜子野生小种群的恢复与保存方法,步骤为:选取浙东沿海山地残存的舟山新木姜子群落进行典型样地每木调查,利用统计样方法和种群统计法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年龄结构,依据舟山新木姜子在不同立地类型、群落发育阶段对环境的动态适生特征,创造最佳适生恢复环境,通过成树复壮、幼苗移植更新、干扰木疏伐抚育和林分管理等技术手段,优化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物种组成和立地条件,显著促进了舟山新木姜子小种群存活和生长,在有限保护植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恢复小种群结构,满足生产需求。本发明提高了稀有植物小种群的生长活力和稳定性,在稀有植物小种群保存与生态修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高土地破碎效率的碎土工件

申请号:CN201710905897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7509396A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成都市宏德永兴养殖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聆晔; 张洪彬; 徐德惠
代理人: 分类号:A01B33/00
机构代理: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土地破碎效率的碎土工件,包括刀头本体,刀头本体包括键槽刀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力装置,键槽刀和传动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传动轴与轴承外套设有移动刮筒;移动刮筒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伞形的防溅挡板,防溅挡板的内壁上连有多根竖直设置的顶杆,顶杆的底端与键槽刀的底端齐平;移动刮筒的顶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环形围绕设置在传动轴外侧。本发明的碎土装置,能够在刀具每进行一次工位的上下交替时,能够将刀头外粘附的泥土刮除掉,避免逐渐堆积在刀具外,同时能够避免在土壤破碎的过程中飞溅的泥土喷射到驱动刀具工作的动力装置上,难以清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农村电子商务数据存储方法

申请号:CN20181030482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8829691A;CN10882969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皇甫静
代理人:赵芳 分类号:G06F17/30
机构代理: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显示摘要
一种农村电子商务数据存储方法,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农村电子商务数据存储方法,步骤S10,采集农产品信息并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所述农产品信息包括农产品类型、农产品内容;步骤S20,针对分类后的农产品建立若干大类数据块、和分属于大类数据块下的小类数据块,若干所述大类数据块分别与云端数据共享;所述小类数据块与所述的大类数据块通过链接相连;步骤S30,在每个小类数据块内建立Merkle树数据结构,用以存储农产品交易信息。本发明方法规整农产品信息并进行分类存储,利用区块链的高冗余存储(每个节点存储一份数据)、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特点使农村电子商务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一种基于数据共享的智能农药残留检测系统

申请号:CN20171083518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7506352A;CN107506352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广东达元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中检达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黎志华; 邓彬; 廖兴亮; 胡洪涛; 石松; 卢新
代理人:王洪娟 分类号:G06F17/28
机构代理: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显示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共享的智能农药残留检测系统,包括:农药检测装置、语音平台、数据平台、微信共享平台;对待测食品进行采样,并将带有待测样品的卡片插入农药检测装置,通过语音告知农药检测装置待测的食品名称;农药检测装置根据语音信息和检测卡数据进行判别,语音提示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数据平台;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访问数据平台进行结果下载查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食品检测仪器中检测准确率较低、人机交互性差、效率较低、用户实用性不高、客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一种农业区水资源环境诊断方法及其系统

申请号:CN20171031142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7092800A;CN10709280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发明人:张晴雯; 刘杏认; 张爱平; 杨正礼
代理人:俞晓明 分类号:G06F19/00
机构代理: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区水资源环境诊断方法及其系统,涉及生态水文和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区域监测点水资源环境测量信息确定单元,区域监测点位置信息确定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区域监测点地理信息确定单元,区域监测点水资源环境标准信息确定单元和区域监测点水资源环境诊断单元。本发明通过将水资源环境测量参数与当地监测点水资源环境适应参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平均误差法,获得当地监测点水资源环境的诊断结果,其诊断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由于在不同区域监测点对水资源环境的监测侧重点不同,精度要求不同,进而采用的采集装置不同,通过不同的采集装置分别对不同区域监测点的水资源环境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和诊断效率。

一种畦田入流口个数、位置及流量优化选择方法

申请号:CN201810372950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8549938A;CN108549938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刘姗姗; 严登华; 白美健; 王浩; 史婉丽; 吕振豫; 张明珠
代理人:李蕊 李林合 分类号:G06N3/12
机构代理: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畦田入流口个数、位置及流量优化选择方法,计算畦田的入流口个数;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对畦田各个边的入流口进行排序,采用长度为10的二进制编码串表示每个入流口的流量qi,组成一个N*10位长的二进制编码染色体;设置最大进化代数T,采用遗传算法随机产生由N个二进制编码串组成的初始种群P(0),对种群P(0)进行T次选择、交叉和变异,分别产生由N个二进制编码串组成的T个新种群,并根据T个新种群计算得到T组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根据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构建评价畦田灌溉效果的目标函数,并将T组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带入目标函数中,计算、选择畦田入流口个数、位置和流量最佳的目标函数值。

在沙砾滩形成红树林宜林地的方法

申请号:CN201711118652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7810823A;CN10781082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发明人:苏治南; 钟云旭; 范航清; 王欣; 罗砚; 倪孔平
代理人:杨立华 分类号:A01G23/00
机构代理: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沙砾滩形成红树林宜林地的方法,通过确定目标土壤厚度、挖填边界确定、机械开沟、填土实施、填土的整平、人工潮沟建造等关键步骤,采取工程手段增加沙砾滩土壤可迅速提供满足红树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文、高程以及其他条件,从而形成营造红树林的宜林地。实践表明,应用本发明可实现在沙砾滩形成红树林宜林地,从而提高造林成功率,扩展红树林恢复区域,增加蓝碳,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状况,提升基岩海岸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