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列表
4719件专利文献

一种确定油气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申请号:CN20161028228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975761A;CN105975761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朱光有
代理人:李辉 分类号:G06F19/00
机构代理: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显示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气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参考油气藏的原油样品中的金刚烷系列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含量数据;对所述参考油气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参考油气藏的类型;对所述金刚烷系列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含量数据和所述参考油气藏的类型进行拟合分析处理,确定所述金刚烷系列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含量数据与所述参考油气藏的类型之间的拟合关系;基于所述拟合关系和获取的待测油气藏的原油样品中的金刚烷系列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油气藏的类型。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待测油气藏的油藏类型。

一种荒漠藻人工生物结皮固沙的接种方法

申请号:CN201510522936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5052509A;CN105052509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彭成荣; 李敦海; 李双双; 郑娇莉; 胡瑶
代理人:王敏锋 分类号:A01G1/00
机构代理: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显示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荒漠藻人工生物结皮固沙的接种方法,其步骤是:A、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水中,形成质量分数为1%-5%的粘稠状溶液;B、将荒漠藻培养至每升培养物中荒漠藻生物量超过0.2g时进行收集,去除上清后获得藻浆;C、根据接种面积的不同,将相应的藻浆与海藻酸钠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接种;D、接种后的人工结皮根据沙层含水量进行常规养护,沙层含水量低于20%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超过15天。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该方法能使荒漠藻接种之初即形成物理-生物混合结皮,待结皮内的荒漠藻生长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后形成成熟的生物结皮,大大的加速了人工结皮对沙化土壤的固定作用。

南疆绿洲滴灌连作中低产棉田土壤耕层构建方法

申请号:CN20161124394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613263A;CN106613263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雅戈尔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崔建平; 田立文; 郭仁松; 徐志武; 刘志清; 林涛; 徐海江; 孔杰; 张鹏忠; 阿里甫·艾尔西; 张娜; 朱斌; 秦刚; 娄善伟; 李金枫; 戴路; 欧洲; 马腾飞; 牛新霞; 王俊
代理人:李静 分类号:A01G1/00
机构代理: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疆绿洲滴灌连作中低产棉田土壤耕层构建方法,该方法是由棉田播前将上茬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投入农家肥、化肥,深翻,平整棉田,超深松,播前灌溉,播种,棉田沟槽开挖,种植抗盐植物,棉田周边建防风林带,建立灌排渠系统、田间管理步骤完成;经使用后调查结果表明:苗期土壤水分增加0.5个百分点,耕作层速效钾增加35.2%,膜下5cm土壤温度增加0.6℃,苗期耕作层厚度增加7.1 cm,土壤含盐量下降2.1g/kg,土壤孔隙度(%)增加8.5个百分点,土壤穿透阻力(PSI)下降130,土壤容重下降0.11 g/cm3,土壤pH值降低0.4,耕作层土壤残膜含量下降11.3kg/亩,棉田无早衰现象,籽棉产量增加57.5 kg/亩,因而本发明方法具有改良土壤与增产作用,可满足生产所需。

粉砂淤泥质滨海潮滩植被恢复的方法

申请号:CN20161058601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068754A;CN106068754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王秀萍; 刘艳芬; 张国新; 鲁雪林; 刘雅辉; 孙昌岩; 张晓东; 孙琦
代理人:张云和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砂淤泥质滨海潮滩植被恢复的方法。选择潮汐作用较弱的潮上带及不受中潮位淹灌的高潮区作为植被构建区,先修筑防潮堤、贯通植被恢复区水道,优化项目区水文、底质环境,再构建“高台田+田间排灌系统+微沟种植”或“高台田+排水沟+高垄深沟种植”水盐调控模式,引淡水,进行节水灌溉,高效淋盐,营造适宜植被生长的低盐淡水环境,同时,注意高潮入袭后抽潮水、补淡水,然后选用耐盐先锋植被进行盐地碱蓬微沟播种避盐播种、芦苇根茎移栽、柽柳育苗移栽的植被恢复栽培技术,并加以管护。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淤泥质滨海潮滩受潮汐作用较强、底质环境恶劣、土壤盐分高导致的植被覆盖率低的问题。

一种确定地层矿物含量的方法和装置

申请号:CN201610615891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250619A;CN106250619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袁超; 周灿灿; 李潮流; 程相志; 袁悦; 居大海; 刘忠华; 郭洪波; 吴大成; 胡胜福; 张锋; 刘军涛
代理人:李辉 分类号:G06F17/50
机构代理: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地层矿物含量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地层中多种元素与快中子发生核反应产生的混合伽马能谱;对其进行解谱处理,得到待测地层中多种元素中各个元素的相对产额;根据元素的相对产额和预设的定量关系,计算得到待测地层中多种地层矿物中各种地层矿物的含量,其中,预设的定量关系为单一元素的相对产额与包含单一元素的地层矿物的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建立单一元素的相对产额与包含单一元素的地层矿物的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产额直接计算得到待测地层中不同地层矿物的含量,有效提高了地层矿物含量的计算精度,保证了地层矿物含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促进白芨块茎膨大的栽培方法及由其栽培出的白芨块茎

申请号:CN201710059907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717997A;CN106717997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贵州省武陵山药用植物白芨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晏前海; 龙娴郦
代理人:李丙林 分类号:A01G1/00
机构代理: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显示摘要
本发明涉及促进白芨块茎膨大的栽培方法及由其栽培出的白芨块茎,属于白芨种植领域,在种植沟中设置由石子和河沙中的至少一种制备的排水底层,并在排水底层上设置包括第一网框、第二网框和连接第一网框和第二网框的支撑部、且夹设有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的隔离种植框,第一网框的堆积腔内堆积有以每亩施用500kg‑800kg基肥为标准的土壤并形成种植垄;将带至少2个芽眼的播种茎块浸泡于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4%的KH2PO4、质量百分比为1.5%‑3%的钼酸钠和质量百分比为3%‑4%的KNO3中的至少一种的块茎预处理剂中30h‑36h后,播种、田间管理并收获,该方法有效地避免土壤中养分流失,促进块茎膨大。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申请号:CN201710080504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961866A;CN106961866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发明人:倪红伟; 王继丰; 韩大勇; 杨帆; 隋心; 曹宏杰; 钟海秀; 许楠; 曾昭文; 王建波; 付晓玲; 邢军会; 刘赢男; 谢立红; 黄庆阳; 张荣涛; 伍一宁
代理人:方博 分类号:A01B79/02
机构代理: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显示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采砂迹地生态修复方法技术领域。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露出原生境基质;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植物种植;苗期管理,分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采用有机肥。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采用植被修复与生境修复等集成技术,能明显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植物生境,增强生态系统保持水土、降解污染物等功能。实验表明,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60%,植物生产力提高了30%~50%以上。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

申请号:CN201611048079 申请日:1970-01-01
公开/公告号:CN106702980A;CN106702980B 公开/公告日:1970-01-01
申请人:上海夕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唐浩; 王振旗; 唐维; 周翾; 袁永坤; 张怀春; 熊丽君; 鄢忠纯
代理人:王毓理 王锡麟 分类号:E02B11/00
机构代理: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显示摘要
一种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通过对原排水沟渠进行初步整理,然后在农田排水口与生态排水沟渠交接处设置集水井,农田径流在集水井中初步沉淀后,经出水堰进入生态排水沟渠;在对生态排水沟渠的沟底留孔固化及沟壁放坡处理基础上,再用多孔性生态排水沟渠侧板对生态排水沟渠的沟壁进行加固处理,并在生态排水沟渠的边坡和底部预留植生种植孔中种植净化植物;最后在生态排水沟排水口设置挡水墙,使农田降雨径流经生态排水沟渠净化后入河。本发明具有简便实用、避免沟壁土壤流失、结构稳定、净化效果好以及具备良好的景观效果等特点。